中国蔬菜

上海农业的疫情“大考”:有人日送蔬菜包5000份

 

  “数字化转型正处于进行时。不过,发展尚不平衡,在政策扶持、人才引进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。”有从业人员指出,农业主体的积极性尤为关键。“虽然直播和培训在开展,但愿意尝试的人并不算多。有的还是习惯向政府‘伸手',造血功能匮乏。”

  这一次,新媒体的力量再次显现:双孢蘑菇助农专场,短短两小时销售近千斤;小龙虾专场,一场直播下来,5000斤全部卖完。

  “表现突出的合作社具备一些普遍特质。比如平时就很重视顾客群体,像浦东的闽中合作社,日常建立和维护了很多社区配送微信群,疫情期间为直供社区发挥了很大作用。”上海市农科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增金表示,这些合作社通常具备较为完善的预冷包装和冷链配送体系。比如,百蒂凯合作社作为主营沙拉菜净菜加工的公司,拥有6000立方米的冷库,以及全程低温的包装环境、全程冷链的运输车辆。

  这样的销售“尴尬”,尽管是处在疫情这一特殊的情境,却也从侧面反映出区域公共品牌尚未真正“出圈”的现状。

  在上海,地理标志农产品有不少,包括“南汇8424西瓜”“南汇水蜜桃”“松江大米”“奉贤黄桃”等等。它们具有明显的地域性,只有在这片土地上,才能种出来高品质的产品。不过,很多品牌的销售往往依赖于“熟人经济”,销售网络和通道有待进一步搭建。

  至于遭遇销售困难的农业主体,其原因来自多方面。一些农业主体因正常年景主销渠道是市外或供给餐饮酒店等,在疫情封控背景下,农产品难以运到外省市,餐饮酒店等单位又没有复工,导致出现销售困难。比如青浦的茭白、金山和奉贤等区的生菜等;一些小规模的合作社和农户,大多专注于种植,往常依靠批发市场等线下渠道销售。疫情期间,由于不具备办理农产品保供证和通行证的条件,无法自行组织社区团购……这些原因,导致不时出现市民困惑的“城里的人买菜难,地里的菜卖不出”的现象。

  同时,相关部门专门组建8个保供工作组,与54家10亩以上规模化西甜瓜种植基地建立“一对一”纾困解难工作对接机制,牵头建立“核心基地微信群”和“瓜农微信群”,发布采购商货源需求信息、包装物资采购接力等信息,让种植户可及时对接采购主体。

  放在平时,消费者还能线下品尝,用质量来打消对价格的顾虑。而现在,张先生只能通过线上发力,在群里发图片以及视频,让居民们了解其品质。“最后勉强凑了十箱,跟供应方商量了一下,还是成团配送了。”

  以前,一到上市的季节,一批忠实粉丝就会早早下单尝鲜。但是今年,由于疫情的缘故,原本的“熟人经济”销售模式转变为社区团购,让人有些“措手不及”。

  从市级层面来说,目前,上海已建成“一图知三农、一库汇所有、一网管全程”的数字农业云平台。据了解,疫情期间,基于产销日报等数据,在地产农产品供应量下降时,上海推进抢种抢收和稳产保供,最低时也保证地产蔬菜日上市量2000吨以上。五一以来,恢复到正常年景的4500吨左右。

  在这里,既有昼夜不停打通生产、物流、售后全流程的忙碌,也有传统渠道被打乱、产品滞销的焦虑;既有跨前一步帮扶弱势主体的主动作为,也有提升产品知名度的自我思考……对于上海农业来说,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留下了怎样的启示?

  当数字的底座搭建起来,数据处理、数据共享等有待发挥更大的效能。比如基于大数据指导精准种植。“通过政策补贴等方式,引导农户种植合适的农产品,避免盲目跟风,稳定市场供需,守好市民的‘菜篮子'。”刘增金说。

  在一则则上海地产农产品团购信息推送里,时不时就会看到这样的评论。

  这样的抱团帮带,在本轮疫情期间屡见不鲜。传统物流渠道被打乱,成为合作社必须面对的“大考”:拥有成熟产销模式的大型合作社,快速转向社区团购这一新生事物,而一些中小型合作社以及散户则表现出“适应不良”的症状。

  业内人士指出,在当前信息繁杂的时代,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。近年来,地方政府、企业尝试利用网络媒体加大地理标志农产品宣传力度,通过举办地产农产品评比等活动,让优质的产品走上市民的餐桌。有人将本次疫情下的销售困难视作“生动一课”,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区域公共品牌要主动提升品牌集聚效应和溢价能力,打造成熟的销售网络。通过重新研判和布局,从营销段发力,提升农业主栽品种的竞争力,让品质过硬的地产产品‘出圈'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