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蔬菜

范俭不能把葡萄当成酒

 

2015年,擅长拍摄纪录片的导演范俭在微博上写:“在小区散步,思考纪录片作为电影的意义。这个意义不在于关心国家或大而化之的人群,不在于社会议题,不在于应时应景,而在于具体的人,在于复杂的人性和细腻的情感,在于粮食和蔬菜所构成的生活日常。”

也是在这一年,他正式将家从北京搬至重庆。采访就约在范俭家附近的一个茶社,范俭很熟稔地和老板娘杀价,因为“都来过好多次了”。采访结束后,他在茶楼外遇见一个亲戚,一会又指着远处说:“那里拐过去一家火锅店还不错。”但他当天没法吃火锅了,要忙着赶回家——妻子臧妮病了,他要回去做饭。

余秀华是一个创作者,我也是一个创作者

2015年,已完成《吾土》《活着》等多部纪录片作品的范俭,开始着手拍摄《摇摇晃晃的人间》,该片以残疾诗人余秀华为主角。在那之前,余秀华以一首《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》而闻名全国,正处于风口浪尖。

在《摇摇晃晃的人间》一开头,生活在横店村的余秀华就和母亲因自己的婚姻问题发生争执,切换到下一幕,余秀华在看一本书,镜头靠过去,拍到标题:《母亲》。《母亲》是雷平阳的一首诗——雷平阳是余秀华当时最喜欢的诗人。

为了拍好纪录片,范俭几乎把余秀华的诗都看了一遍,那些写父亲、写母亲的诗歌,写麦子、写稗子的诗歌,“包括《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》,包括《我身体里也有一列火车》,包括流传甚广的《我爱你》……”

说着说着他就背诵起了《我爱你》:“巴巴地活着,每天打水,煮饭,按时吃药……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,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。”但范俭印象最深的是那首《我养的狗,叫小巫》,因为意象特别跳跃,“它从狗的意象跳到男人的意象,又跳到外婆……几种意象跳来跳去的,但是又觉得有某种关联。”

与此同时,范俭也去读了雷平阳的诗,其中有一首《杀狗的过程》,非常冷峻,读完后范俭感觉“汗毛都竖了起来”。

那时,余秀华身边围绕着很多采访者,范俭去见她时,给她带了一本精装的《悲惨世界》,他要以创作者的身份来打动余秀华:“余秀华是一个创作者,我也是一个创作者,我们先谈创作,再谈别的。创作者都是傲娇的,你跟她一开始就谈一些有的没的,谁理你啊!”

《摇摇晃晃的人间》的片名取自余秀华的同名诗集,并没有把“余秀华”的名字放进去,因为范俭不希望大家来看的是《余秀华离婚记》,“电影就像一个酿酒的过程,你不能把葡萄当成酒。”他要的是有韵味的东西,片名也一样。

诗意是贯穿于整部纪录片之中的。那些余秀华的诗歌被她自己朗诵出来。这是范俭和剪辑师马修一起商量的,“朗读不是靠字正腔圆,而是靠一种节奏,一种力量,一种情绪饱满的东西。那种东西只有她能传达。她的那种口齿不清才能把她的诗意读出来,读得太清楚,反而不好。”余秀华有她自己的韵律。

余秀华在《摇摇晃晃的人间》中说:“写诗能让我安静。”范俭二十二三岁时,也尝试过写诗。青春期躁动的东西,他需要用写诗传达出来。范俭写了两年左右的诗歌,还曾经尝试给“榕树下”网站投稿,“有一次还发表了”,“我读余秀华的诗歌,先是觉得很疼痛,很无助。然后,我能感受到她的意象很丰富……这些跟当年的阅读和写诗应该都是有关系的”。

《挪威的森林》至少读过八遍

范俭的阅读史,也是他的成长史——

大学时,他主要读日本文学。村上春树的书基本上都读了,“《挪威的森林》至少读过八遍。怎么说呢,读完后会非常伤感,非常非常伤感,你会被那种伤感包围,或者说淹没掉。”他还看川端康成、大江健三郎、夏目漱石……“总是想:村上春树那些唯美伤感的东西,其他日本作家身上是不是也有?事实证明都有。

范 俭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。2007 年开始独立制作纪录片,作品有《的哥》《吾土》《寻爱》《活着》《摇摇晃晃的人间》……《吾土》入围2016 年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,《摇摇晃晃的人间》获得2016 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(IDFA)长片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。

大学毕业后,因为电影《布拉格之恋》,范俭找来米兰·昆德拉的全套书看。“他的语言特别适合阅读,虽然是小说,但语言有很多的诗性特征。”于是范俭更习惯将它们都读出来。

到了北京,工作忙了,读纯文学书籍的机会就少了。因为拍摄纪录片,范俭开始阅读纪实文学,比如彼得·海斯勒(中文名:何伟)的《寻路中国》,又找来彼得·海斯勒的妻子张彤禾写的《打工女孩》——范俭拍过一部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纪录片《寻爱》,《打工女孩》给他提供了很多的背景资料。同时,他也读政治、历史类书籍,比如徐中约的《中国近代史:1600-2000,中国的奋斗》、黄仁宇的《万历十五年》……“拍纪录片需要做很多历史的、政治的延伸阅读,这样我做一个新的东西才会有论证。”

上一篇:不同速度音乐对大棚蔬菜生长的影响
下一篇:没有了